11月7日,泰国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字源其说”汉字教学法研讨会,来自曼谷及周边地区的30余名本土汉语教师参加此次会议。
研讨会在“字源其说”——汉字的演变与汉字造字法的视频展示中拉开序幕。一幅幅或锲刻于龟甲兽骨、钟鼎、石碑或洋洋洒洒着落于锦帛、宣纸之上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汉字仿佛让本土汉语教师穿越了千年,去探索汉字演变的奥秘;一个个跃然于纸上的象形图画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给本土汉语教师带来了更加全面的汉字学知识,使本土汉语教师领略了汉字的“字源”。

探讨汉字教学法环节使研讨会气氛推向高潮。孔子学院教师为研讨会做开题讲说。本土教师踊跃发言,讲述个人在实际汉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分享个人多年来汉字教学的经验。李金英(Sarxwsanee Norasettak)老师指出,汉字的独体字教学我们尽量运用“象形”图画展示的方法,使学生轻松自然、充满趣味性地记忆。李秀云(Jongkanok Lee)老师做了进一步补充:合体字教学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外在书写结构问题,这个可以通过学生“描红”等方法解决,另一个是内在结构即偏旁之间在表示字义、字音方面的配合关系,可以运用系统性的总结帮助学生记忆。
与会本土汉语教师还兴致勃勃地挥毫描摹多种汉字字体,比较从篆书到楷书的字形演变。“山”“刀”“木”“林”“洋”,老师们认真描摹、细心勾勒,感受每一种造字法的独特魅力。
“字源其说”汉字教学法研讨活动是曼松德孔子学院本土汉语教师培训的又一新成果。教师们在沉浸式的氛围中感受知识的吸收,自然而然地对汉语教学产生新的认识和启迪,从而应用于实践,全面推进在泰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