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由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北京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合作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朱拉隆功大学闭幕,来自泰国社会各界的百余位听众参加此次会议。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旨在庆祝诗琳通公主60华诞及中泰建交40周年。来自北京大学、朱拉隆功大学和法政大学的11位著名学者围绕研讨会主题进行发言。
研讨会中,来自北京大学的吴杰伟教授作了题为“东南亚与中国进行区域合作的文化基础”的主旨报告;来自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的Vorasakdi Mahatdhanobol和Ukrist Pathmanand分别作了题为“泰语中的汉语外来词:中泰关系的见证”和“2015年以后中国——大湄公河次区域和世界战略”的报告;来自北京大学的金勇、黄轶、张哲博士分别就三国演义在泰传播、新形势下中菲关系、元朝和缅甸文化交流三个角度对中国和东南亚关系进行了阐释。
24日,傅增有教授做了题为《试论诗琳通公主对中泰友好关系发展的贡献》的发言:34年来,诗琳通公主先后对中国进行41次正式访问,走遍了中国大江南北,促进了“中泰一家亲”友好关系的发展;来自北京大学的咸蔓雪、郄莉莎博士和来自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的Aksornsri Phanishsarn博士带来了关于中越人文交流、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著名的小说家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政治理念的影响、中泰经济关系回顾三个主题的发言。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从多个方向上加深了听众对“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的了解,让听众对建设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东南亚与中国合作发展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