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翻译家11次来华进修中文 翻译古汉语促交流 _I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相关栏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埃及翻译家11次来华进修中文 翻译古汉语促交流

2016-01-23 09:25:00   来源:I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评论:0 点击:
  穆赫辛·法尔贾尼
《论语》《诗经》《战国策》《道德经》……这些艰深的古文典籍让很多中国人都“望而却步”,可在遥远的埃及,有人却把它们翻译成了阿拉伯语,为那里的读者打开了一座中国古典文化的宝库。

  他就是现年56岁的人埃及穆赫辛·法尔贾尼。这位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学研究的翻译家将大量中国典籍、小说推介至阿拉伯世界,用辛勤的笔触刻画着他的中国梦。

  1977年,埃及恢复了停办多年的汉语教学。原计划志愿填报开罗大学文物学专业的法尔贾尼,在得知消息后毅然改换了专业,最终被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录取,成为该系重开后首批学生。

  “我虽然对古埃及文化很感兴趣,但儿时读过一本美国记者的东方游记,这埋下了我对中国的强烈好奇心。”法尔贾尼打趣道,自己以研究中国古文化的方式弥补了没能探索古埃及文化的遗憾。

  “都说中文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之一。”法尔加尼说,“除了书写和发音困难,中文的方言也和阿拉伯语一样繁多。”从1987年起,他先后11次来中国进修中文,其间还在北京语言大学攻读博士两年,中文水平不断提升。

  毕业后,法尔贾尼选择了更为艰辛的古汉语翻译道路,梦想着将这些人类文化的瑰宝惠及阿拉伯人民。20多年里,他翻译和创作了20多本中文典籍和研究专著,填补了埃及知识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

  法尔贾尼说,翻译文言文是个巨大挑战,往往需要花费精力弄清语义,翻译过程业离不开中国朋友们的热情帮助。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是他经常拜访的地方,中心主任、中国驻埃及文化参赞陈冬云便是法尔贾尼的“老师”之一。

  在这位老朋友眼中,法尔贾尼是个对中文古籍近乎痴迷的学究,也是埃及为数不多的对中国及其文化有深入见解的“中国通”。

  过去几十年,法尔贾尼始终怀着传播中国古文化的梦。近年来,他将一部分精力转向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推介。

  “许多阿拉伯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连一些知识分子对当今中国的巨大变革也不清楚。”他说,中国作家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阿拉伯世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越来越浓,他希望借助莫言作品的号召力,拓展阿拉伯社会对中国的认知。

  怀着这样的梦想,法尔贾尼开始翻译莫言的作品。他发现,莫言小说中那个充满魔幻色彩的高密乡,竟让自己寻回了久违的乡土情怀。同样的农村成长经历,让他在莫言笔下看到了一个并不陌生的世界。

  上世纪60年代末,埃及和以色列发生战争,年幼的法尔贾尼随家人从红海边的伊斯梅利亚迁至埃及东北部的法尤姆村庄,在那里度过了少年时光。

  相似的乡土气息,同样对土地满心热爱的农民,让法尔贾尼深深感受到中埃两国文化的融通所在。

  “埃及和中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很多城里人都来自乡村,城市依偎在乡村的怀抱。”法尔贾尼就这份对乡土的依恋与莫言本人进行了交流,得到了莫言热情回应,后者还通过邮件对法尔贾尼的翻译给予不少建议。

  2015年,由法尔加尼翻译的莫言小说《牛》《梦境与杂种》在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图书推介平台迪拜书展上获得热烈反响,埃及文化部也对他的翻译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人行,必有我师。”法尔贾尼用孔子的古语表达着自己重视和中国同行们交流互鉴的心情。在中国作协的牵线下,他和阿来、刘震云等中国作家进行了交流,并计划接下来翻译他们的作品。

  由于在介绍中国、翻译中国图书和促进中阿文化交流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法尔贾尼于2013年获得由中国政府颁发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阿拉伯人。

  法尔贾尼告诉记者,今后他有一个更大的中国梦,那就是中埃、中阿关系更加紧密,中阿文学家、艺术家能进一步增进交流,共同推进中阿文化的繁荣和互通。

  “我愿意做尼罗河中的一个小湍流。”法尔贾尼如是说。埃及文学常常用母亲河尼罗河来比喻美好事业,他希望有更多人为中埃文学长河的奔流激荡贡献力量。

  现任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教授的法尔贾尼正带领自己的学生投身到中国文学翻译和中国文化传播事业中。他说,如今埃及已有10余所院校开设中文专业,这与当初仅1个院系、11名毕业生的情况相比,着实令人欣喜。

  2016年是中埃建交6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埃及,并和埃方共同开启文化年活动。法尔贾尼说,文化年里将举行包括中埃翻译工作室、中埃图书翻译出版在内的丰富文化活动,中埃文化交流迎来了新的春天。

  “两国文化只有在交流和碰撞中,才能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涤荡出更绚丽的浪花。”法尔贾尼说。

相关热词搜索: 埃及 翻译家 修中文

首页  |  协会简介  |  资格考试  |  新闻资讯  |  海外招聘  |  出国留学  |  就业案例  |  常见问答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正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626-4893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37号银丰商务大厦A座5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