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超过七成学校设华语马来语会话课_I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相关栏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新加坡超过七成学校设华语马来语会话课

2017-08-15 14:44:00   来源:I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评论:0 点击:
从2013年起,新加坡当局放宽供华语和马来语会话课的资助。新加坡教育部透露,过去五年,每年平均有23000名学生上马来语会话课,9000名学生上华语会话课。

新加坡教育部于2013年放宽供华语和马来语会话课的资助后,学校便以更多元化的活动辅助会话课教学,提高学习兴趣,也加强学生对异族文化的认识。

新加坡当局自2005年开始鼓励中小学和初级学院办华语和马来语会话课(Conversational Chinese and Malay programme,简称CCM),旨在培养学生对异族语言的口语能力。

校方决定上课时间与形式

两种语言的会话课都根据中小学和初级学院分为入门、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并有相应的教材课本。由于会话课不是考试或强制性科目,因此上课时间与形式由校方决定。

据知,各校会话课的上课天数与时长不一,有些融入课表,有些则安排在放学后。

师资方面,许多学校会聘请合格的校外导师授课,有些则由校内教师进行,有些小学还会跟附近的中学合作,让中学生到小学当“小导师”。

自推行会话课以来,对外聘导师的学校都可向新加坡教育部申请资助,款额以学生人数计算。

从2013年起,新加坡教育部放宽了资金用途,学校除了可用来聘导师,也可用于举办与文化相关的学习之旅等活动。新加坡教育部说,这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口语以外,也提升他们对其他族群文化的了解与欣赏水平”。

之后,更多学校便为会话课注入了文化元素。

外聘导师会在校内设置摊位,让学生体验踢毽子、写书法及玩马来拼字游戏(Sahibba)等与华族和马来族文化有关的活动。

新加坡德乐小学2008年开办华语和马来语会话课,最初只让母语水平较好的四五年级学生选读,在2011年扩大至全年级。

为让学生应用新学用语,校方原本安排上完五堂课后,带学生到附近熟食中心与摊贩交流。可是当所有四五年级学生都上会话课时,带大批学生到熟食中心就成了问题。

新加坡教育部当时正好放宽资助,因此学校便让外聘导师也安排一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歌谣、手工及游戏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异族文化,强化学习效果。

德乐小学母语部主任陆惠芳(51岁)说,学校愿意“牺牲课时”办会话课,除了因为马来语和华语分别在新加坡和中港台受用,也有助促进社会凝聚力。

“记得以前在甘榜内,华人和马来人会以对方的基本语言沟通,感觉非常亲切,大家的关系也很融洽。”

德乐小学四年级学生诺拉扎哈(10岁)告诉记者,他通过会话课学会了打招呼和问路等基本华语用语,而他希望学会如何以华语慰问有亲人过世的朋友。

“我期待明年继续上会话课,将来毕业后也会尽量尝试学习华语以及了解华族文化。”

相关热词搜索:马来语 七成 华语
下一篇:最后一页

首页  |  协会简介  |  资格考试  |  新闻资讯  |  海外招聘  |  出国留学  |  就业案例  |  常见问答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正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371-55626489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37号银丰商务大厦A座5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