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文教师编写“中英混编”读物 助力华文教学 _I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相关栏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美国中文教师编写“中英混编”读物 助力华文教学

2015-08-15 10:58:00   来源:I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评论:0 点击:
据美国《侨报》报道,近几年,海外掀起了中文热。但中文虽热,离“沸点”仍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其“沸腾”呢?
来自美国麻州的3位进行中文教学的、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李娜、李锦青、孙兰三位老师,合力编写了一本名为《爱玛穿越中国》的中文读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来自美国麻州的3位进行中文教学的、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李娜、李锦青、孙兰三位老师,合力编写了一本名为《爱玛穿越中国》的中文读物,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三位作者,探访影响中文“沸腾”的原因。
  老师们介绍道,当前,中文阅读能力差、阅读材料短缺已经成了海外中文教学的“拦路虎”,严重影响了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虽然,中文书籍在市场上越来越丰富,但是真正适合初学者的却并不多见。而初学者又是最需要培养中文阅读能力的一个群体。因此,编写适合初学者的读物,应该成为中文阅读类图书创作和出版的重点。这样的图书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使用简单的语言形式;2.使用常见的汉语词汇;3.具有生动活泼的故事形式和故事情节。
  针对这样的特点,这三位老师历时4年,创造出了一种独一无二的“中英文混编”中文读物形式,这本《爱玛穿越中国》历险记,依托“穿越”这个时尚的载体,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方面的元素整合在一起。“阅读不是为了阅才读,必须有内容才有意义去读,其实书是文化的东西,读物、文化和语言绝对不能与时代脱节。”老师们强调道。
  缺少标准,文化有代沟是现在中文读物的最大问题,“国内写的读物放到国外很多都没法用。”李娜说。举个例子,标榜掌握基础500字就可以阅读的材料,但这基础500字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不同的图书的基础汉字并不相同。而另一个问题是文化的代沟。“像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等书籍,是没有故事性,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李锦青说。
  李娜告诉记者,大家写书的灵感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曾经刊登过的《丁丁历险记》,内容非常有趣。于是大家一拍即合决定用“穿越”为题材,从开始决定写故事,到最后写完,虽然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但是最后再翻译成书却用了三年半时间。”中英文混编的写法,是我们的独创。”老师们自豪的说。孙兰老师透露,这种写法的灵感也来源于生活,她举例道,中国人讲英语时,也常常用中文语序,然后把会的英文词语替代掉,如“干嘛去啊,shopping去”。
  从2011年12月31日签合同,12年1月2月开始写,三个老师不断尝试了不同的写法,不断的和其他业内人士交流,对文章进行修改。94年开始在麻州牛顿中文学校教书的李娜老师,现在是麻州世纪中文学校的校长。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李锦青老师,不但在波士顿做过《学语文》杂志的编辑,现在还在波士顿的社区大学教授大学生和成人的汉语。孙兰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来到美国后从教育自己的儿女转为去中文学校兼职当中文老师。用三个人的话说,她们的学生覆盖了所有海外汉语学习者的情况。“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写这样一本书,成为中文老师真正能用,用得上的,喜欢用的中文辅助读物。”
相关热词搜索:华文教学 中文教师 美国

首页  |  协会简介  |  资格考试  |  新闻资讯  |  海外招聘  |  出国留学  |  就业案例  |  常见问答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正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371-55626489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37号银丰商务大厦A座5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