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马拉加中文学校校长李洪川:为侨二代留住中国根_I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相关栏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西班牙马拉加中文学校校长李洪川:为侨二代留住中国根

2022-02-25 16:18:06   来源:I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评论:0 点击:
  西班牙马拉加中文学校校长李洪川旅居海外近40年,从事中文教育已有25个年头。从学习音乐到教授中文,他的职业生涯比最初设想的更加丰富。虽然回头看,有艰辛,有挫折,但他说,能为海外中文教育贡献一分力量,义不容辞。

  以下是他的自述。

  不能让下一代丢了中文

  我是1985年冬天来西班牙的。最初,我的目的是学习音乐,并很快经朋友介绍,在南部城市马拉加的一家交响乐团成为一名中提琴手。

  与身边不少侨胞相比,我比较幸运,没有经历长时间的艰辛创业,在交响乐团的工作也算稳定。1997年,西班牙南方华人华侨协会会长夏志杰找到我,希望我与另一名侨胞周岐帮助协会一起创办一所中文学校,我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当时,马拉加的华侨华人只有几百人,大多是从浙江温州、青田等地来经商的,平时忙于打拼,往往顾不上孩子的教育。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参与中文学校的创办,为“侨二代”留住“中国根”。

  办校之初,我们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从递交办学申请、租借教室,到筹措资金、聘请老师,我们都亲力亲为。最初两三年,学校只有四五十个学生。为了让更多侨胞家庭认识到中文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挨家挨户登门拜访。一些家长无奈地告诉我们,工作实在太忙,根本没时间送孩子上学。我们老师便决定,大家“包干”,分别开车接送一些学生上下学,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我记得,大概有四五年时间,每个周末的清晨,我都提前一个多小时从马拉加城郊的家出发,开车十几公里去市区接两户家庭的4个孩子上学。放学后,再把他们挨个送回家。虽然有些辛苦,但看着学校的规模逐渐扩大,学生从几十人增加到数百人,我和同事们便觉得,这些付出不算什么。

  如今,我们的华文学校已有近600名学生,并在距离马拉加市区20多公里的一个市镇开设了一所分校。通过我们多年努力,华侨华人对下一代的中文教育更加重视,许多家长都意识到,不能让孩子丢了祖(籍)国的语言和文化。

  更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许多西班牙民众也对中国及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为此,我们增设了对外汉语班,满足当地民众也想让孩子学习中文的需求。可以说,在马拉加,学习中文已成一股热潮。

  感谢祖国送来“及时雨”

  回首20余年的办学经历,来自国内各级侨务部门的帮助,一直给予我们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海外创办中文学校,师资是关键,也是难题。办学初期,我们的教师班底以曾在国内从事教育工作的侨胞为骨干,再请他们培养其他有教学热情的侨胞。大家一起摸索着前行。

  后来,国内侨务部门获知我们的教学情况,主动为我们提供各种支持。例如,连续多年组派名师巡讲团,组织国内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到海外“传经送宝”;邀请我们的老师回国参加多期海外华文教师研修班,并有机会和不同国家的中文教育同行们交流切磋;举办线上讲座培训,让更多老师足不出户,在“云端”也能“深造”……各种支持如同一场场“及时雨”,让我们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学校的发展步伐越迈越大。如今,我们教师的业务素养与20多年前相比,已有明显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等机构送来丰富多彩的在线教育资源,更给我们注入强大信心。基金会经常为我们提供各种线上讲座资源,对我们的教师队伍培训非常有用。中国侨联以及浙江、江苏、陕西等地侨联,组织开展了多期“网上夏令营”“网上冬令营”,让“侨二代”有机会在线上领略中国的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拥有一个收获满满的假期。

  有了祖(籍)国作后盾,我们这些老师的干劲足多了。线下停课后不久,我们便很快开设网上课堂。尽管与学生们隔着一块屏幕,但老师们的用心与认真没有丝毫减弱。在周末规定的上课时间之外,老师们经常延长时间给学生们补课,甚至会在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抽空上线,给需要帮助的学生答疑解惑。从初期对网上授课平台的陌生,到如今不仅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授课软件,还经常主动创新教学方式,老师们尽量弥补“隔空”授课存在的局限,让孩子们的中文学习不因疫情而耽搁。

  我常和老师们说,我们就像一群园丁,在海外辛勤耕耘,培养花朵,延续中华文化的根脉。

  为北京冬奥会遥送祝福

  最近,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忙碌起来,以各种形式为即将召开的北京冬奥会遥送祝福。

  前不久,由西班牙华裔青少年文化艺术节组委会承办、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给予指导,“一起向未来”西班牙华裔青少年迎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书法绘画大赛举办,15所中文学校的学生积极参与,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学生们有的写书法,有的画画,用手中的笔传递心中的美好心声。

  有一幅获奖的绘画作品让我印象深刻。一名8岁的孩子用绚丽的色彩,描绘了一条五彩赛道,脚踏冰刀鞋的运动员在上面挥洒汗水,近处是手举五星红旗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远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对中国的熟悉与热爱。

  其实,“侨二代”对北京冬奥会的关心远超我们的想象,他们的消息甚至比我们还灵通。许多孩子会在课堂上主动和老师们提起北京冬奥会的具体开幕时间和举办地点,并为此感到自豪。

  看着孩子们踊跃参与迎冬奥活动的身影,我的思绪不由飘到了2008年。那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成功举办,我们身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十分兴奋,都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提气的事。一转眼,北京即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而我们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更加高涨。更重要的是,“侨二代”通过在中文学校的学习以及参与中国国内组织的各类活动,对祖(籍)国的认同感大大提升。

  现在,在我生活的城市,不仅华侨华人,许多当地民众说起中国,也连竖大拇指。在我工作的交响乐团,同事们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会和我聊起中国和北京冬奥会,并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充满赞赏。这让我感到由衷骄傲!

  未来,我将继续和同事们一道,在海外做好中文教育,让更多“侨二代”和当地民众通过学习中文,走近中国,爱上中国。

相关热词搜索:
下一篇:最后一页

 

首页  |  协会简介  |  资格考试  |  新闻资讯  |  海外招聘  |  出国留学  |  就业案例  |  常见问答  |  联系我们

{河南守信出国留学服务有限公司 豫ICP备160417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