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俗独特在哪里_I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相关栏目: 首页 > 中国文化 > 风俗民情 > 正文

河南民俗独特在哪里

2022-02-24 11:01:14   来源:I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评论:0 点击:

河南民俗最独特的地方,或者说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俩个,第一:河南民俗体现出鲜明的农耕文明特征,乡土气息浓厚。第二:中原文化历史积淀陈厚,孕育出来的河南民俗除了具有很强的仪式感之外,儒家文化色彩强烈。

 

 

先来给民俗下一个定义。

 

 

民俗是一个地区民间心理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地区的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独特的地区文化。小到衣食住行的禁忌,大到婚丧嫁娶的礼仪,再高一层比如民间信仰,思维方式,心理习惯。所有的这些都是民俗的体现。

 

 

河南民俗的第一个特点。

 

 

河南地处中原,是我国小麦产量第一大省,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嘉湖文化这些考古发现证明了早在新石器时期河南地区就有了发达的农业和畜牧业。

 

 

因此,河南的民俗就有了鲜明的农耕文明的特征,简单的说就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乡土观念非常强,大多数的民俗和农业生产有关,和食物有关。

 

 

河南人过节,都不会忘记自家的牛,马等大牲口,比如腊八,河南人不管是腊八粥还是小米饭,都不会忘记给在地里辛苦干了一年活的牛吃一些。农历七月十五,河南有些地方在这一天专门为自己家里的大牲口过节,不光让它们歇工一天,而且还会蒸上一些羊羔形状的白面馍馍,蒸熟之后供奉在案桌上,燃放鞭炮之后,就把这些馍喂给大牲口吃,晚上还要给牲口加料,另外还要专门给这些大牲口熬一锅小米粥。

 

 

正所谓: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喝一顿小米饭。

 

 

端午节,河南人会早早的起来,去山里或者田里寻找草药,艾蒿一类的东西,因为端午过后,天气日益的热了,要准备这些东西防热毒。端午节各家门口插艾草,照例河南人不会忘记家里的牲口。牛棚,猪圈,鸡笼都会插上艾草。驱虫去灾。

 

 

河南是农业大省,但是历史上多灾祸和灾荒,所以食物在河南的民俗中地位相当重要。

 

 

以河南人娶妻为例,议婚的时候要问女方的年龄,女方比男方大一岁是不行的,因为河南人认为:“女大一,没饭吃”。

 

 

议婚之后就是相看,看的对了眼,彼此满意,接下去就是下福,也就是把婚事基本定下,这一天,男方除了要带上给女方的现金外,一扇猪肉是不能少的。

 

下福的一扇猪肉

 

之后再经过定亲,套新,压箱,谢媒等环节,就到了正式娶亲的日子,娶亲当天,男子要准备几十斤猪肋条或者猪腿肉,给女方送去,女方嫁妆中由娘家准备好的随身饭也是必不可少的。

 

 

迎礼的环节,有专门的人引领着新郎进入新娘家,给各个客人施礼后,新娘家必须给引礼人和新郎各盛一碗饺子汤。喝了,奏乐三遍,新娘子才能上轿子。

 

 

婚礼后的第三天,回门。新婚夫妇礼品中必带上一条鱼,鱼嘴里塞上钱,岳父母可以留下任何物品,但是唯独不能留下这条鱼,而且还要往鱼嘴里塞上相同的钱。

 

 

说完了结婚,接下去小两口就要过日子生孩子了。河南人生了孩子之后的民俗依然和食物密不可分。

 

 

孩子出生,女婿要去丈母娘家报喜,喜有两种,生了男孩为报大喜,生了女孩称为报小喜。关键是报喜的礼物不同。

 

 

信阳地区,报大喜送公鸡,报小喜带母鸡。洛阳一带,报大喜送油条,报小喜送油饼。总之都离不开食物。

 

 

丈母娘照例会回礼。男孩给背心,女孩给手巾,但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给鸡蛋。

 

 

给老人做寿,河南人讲究六十开始过,之后每五年为一小寿,每十年为一大寿。除此之外,还有俩个特殊的年份,就是老人“七十三,八十四”这两年。

 

 

做寿肯定离不开食物,吃的除了长寿面之外,六十六岁生日,出嫁的闺女一定要回家给父母做寿,而且要给父母送去一块猪肉,所谓“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七十三,八十四,则要买一条黄河大鲤鱼,因为鲤鱼能跃龙门,老人吃了鲤鱼,七十三,八十四这俩个坎就容易过去了。

 

 

一句话,河南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人生中的所有大事,民俗中都离不开食物的影子。

 

 

除了食物,河南人的乡土观念浓厚,腊月二十三祭灶,河南人会在这一天做一种专门的火烧(有个很有意思的民间传说说这个火烧),不过只有在家里人都回家的情况下才做,但凡有一个人在外面因为各种事情没回来,那祭灶的火烧便不做了,因为担心家人被祭在外,回不来家了。

 

 

火烧做好,祭灶之后,当娘的会把火烧收好,等出嫁的女儿过春节回娘家的时候给闺女吃。

 

 

八月十五,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给父母送去月饼,和父母一起过节。

 

 

再来说第二个特点。

 

 

河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早在5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活,东周的国都就在今天的洛阳,安阳的殷墟,北宋的都城开封都是举世闻名。历史上出名的人物更是多到数不胜数。

 

 

这种深厚文化积淀下孕育出的河南民俗注重礼仪和规范,有诸多的规矩和禁忌,儒家文化色彩强烈。

 

太昊陵

 

河南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就有十种之多。这些民俗除了民间信仰之外,多与历史和文化有关。

 

 

比如新郑的黄帝祭典,淮阳的伏羲祭典,洛阳的关公信俗,洛阳的牡丹花会等都与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有关。

 

 

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对他的祭拜春秋战国就已经有了记录,唐朝以后,成为国家大典,盛世的时候,由国家主祭,乱世民间仍保持祭祀黄帝的传统,从2006年起,又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对祖先的崇拜,对祖先的祭祀,是河南民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光是大典,而是深入到河南人的生活细节。

 

 

河南人过春节,除夕前要去祖坟请祖先,三十晚上,吃年夜饭之前要先祭祖。

 

 

河南有些地区,除夕有在院子里烧柏枝的风俗,这实际上是汉朝过春节的仪式的残留,河南人认为,柏枝一定要去自家祖坟上砍,因为这样就会得到祖先的保佑。

 

 

清明节要为逝去的亲人扫墓,扫墓的讲究也很特别,要用已经出嫁的女儿送来的猪肉活鸡馒头等来祭。

 

 

七月十五,要在祖先坟前烧纸,放鞭炮,家里要焚香,准备好盆,勺子,米和清水。女主人端着米盆,用勺子舀清水,边抛洒,嘴里不停说着请祖先保佑的话,之后全家人跪拜祖先牌位。

 

 

中秋节的时候,拜月之前也要祭祖。

 

祭祖

 

祭祖可以说伴随河南人的年节,拜祖的延续就是敬老,给父母做寿之类的,前面已经写了,这里就不说了。

 

 

河南人,婚丧嫁娶都有一套固定的礼俗和仪式,如果对祖先不敬,在生活的群体中就会受到非议和排斥。被指责的人,心里会承受巨大的压力,民俗事实上是有无形的强大的约束力的。

 

 

虽然现在流动性增强,人到了城市里,会和村子里不一样,从河南省出来,到了别的地方,可能又和在河南省的时候不同。但不管怎样,只要是回到了故土,还是要守那里的习俗。

 

 

刘震云是河南的作家,笔下描绘的也是河南的人和他们的生活,他有本书叫《一句顶一万句》,那里面有个角色叫老詹,是个外国的传教士,他在河南传教几十年,可是信的人没有几个。这也从侧面说明河南人的习俗对河南人的影响极强。

 

 

对河南人来说,黄帝故里,太昊陵,关林才是当地人的精神家园,轩辕,伏羲,关羽才是河南人的精神信仰。

 

 

我读过一篇文章,说是在淮阳,经常看到一些人一大早到太昊陵,又哭又喊,甚至躺在地上哭的打滚,哭喊一阵后,站起来,若无其事的离开。

 

 

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无人能说,无人可诉,河南人会到关羽庙,站在关羽像前,和关老爷把心里事说出来,说完了,继续自己的生活。

 

 

如今,时代变化的快,很多的民俗,也在不断地消失中,焦躁,抑郁,不顺心,种种状况,可能越来多的人选择去看心理医生。

 

 

很难说,这是好还是不好。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热词搜索:
下一篇:最后一页

 

首页  |  协会简介  |  资格考试  |  新闻资讯  |  海外招聘  |  出国留学  |  就业案例  |  常见问答  |  联系我们

{河南守信出国留学服务有限公司 豫ICP备160417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