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破解学中文难点 校准声调明晰词义 _I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相关栏目: 首页 > 学员心得 > 正文

“对症下药”破解学中文难点 校准声调明晰词义

2016-04-24 14:13:00   来源:ITA国际汉语教师协会   评论:0 点击:
“对症下药”破解学中文难点 校准声调明晰词义
在百度、知乎等网络社区里,关于外国人在学习中文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帖子很多,而许多人的难点都集中在声调与近义词上。“为什么会有很多声调?” “为什么这么念就不是原来的意思?”“‘寒’和‘冷’有什么区别?”“‘很’‘非常’‘十分’‘特别’和‘相当’都是一个意思吗?”

  可能对中国人来说上述问题根本不是问题,但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外国学习者来说,这些问题往往成为拦路虎,困扰着他们的学习进程。那么,如何“对症下药”破解这些难点呢?

  校准声调 才能说得明白

  “ma”的发音可以代表“妈、麻、马、骂”;“zhu zi”的发音可以理解为“珠子、竹子、主子、柱子”;“tong zhi”的发音可以理解为“通知、同志、统治、痛指”……同一个发音,理解不同,它们的词义也相差万里。

  “我刚到北京时,来到北大附近的一家旅馆住宿,旅馆下面是一家饺子馆。因为之前学过一些基础汉语,所以我很自信地问接待员:‘你好,这里水饺一晚多少钱?’接待员被我问懵了。幸亏遇上一位德国人,他的汉语很好,我用英语告诉他我的问题,他把我的意思转达给接待员。接待员听明白后哈哈大笑,说‘水饺’与‘睡觉’可差多了,我还以为你问‘水饺一碗多少钱’呢。从那以后,我学习生词时首先注意其声调,然后才去看字的写法。”韩国留学生罗道勋回忆起语调让自己遇到的尴尬时如是说。

  北京语言大学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毋梅学习汉语已经两年半了,谈起在汉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时,她说:“我的母语吉尔吉斯语没有声调,所以我在学汉语时有点儿吃力,比如‘我想问一下’ 的‘问’,有时会说成‘吻’。这样就会产生一些理解上的歧义。所以我在学习时,一边朗读,一边按老师教的用手指比划声调。为了掌握好声调,我会把课文里的每一个字都标注上声调,并反复朗读。这样才能对正确的汉语声调产生深刻印象。”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教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副教授陈默则分享了他的研究心得:“母语是否是声调语言对学习者学习汉语声调影响很大。母语中有无声调语言背景,也决定了学生面临的不同困难。如:泰语是声调语言,具有泰语语言背景的学生要辨析泰语与汉语声调的异同;英语是非声调语言,具有英语语言背景的学生要建立起声调意识,明确区分汉语的四个声调。而汉语教师在教外国人学习汉语声调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帮助其建立或提高声调意识,即调动学习者的视觉、听觉和动觉来进行声调的产出和感知训练。”

  明晰词义 才能表达准确

  “舟”与“船”词义相近;“看”与“瞧”词义相近;“相信”与“信任”词义相近……但相近并不是相同。“舟”和“船”有在古代使用和在现代使用的区别;“看”和“瞧”一个表示动作,一个表示状态;“相信”和“信任”前者表意程度较轻,而后者表意程度较深……要想表情达意贴切恰当,就不得不精心选用汉语词汇。丰富繁杂的近义词也是汉语表达细致精妙的体现。

  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罗道勋同样也为近义词所困扰。“叫我一直烦恼的就是汉语的近义词。比如,焦虑,英语中就是anxious,其近义词有restles、jittery等,总的来讲不算很多。然而,汉语中‘焦虑’的近义词无数。忧虑、发愁、担忧、焦急、紧张、急切、忧心、惶惶等,若再加上有关焦虑的成语,那就更数不过来了。汉语的近义词不仅多,而且用法都不一样,即它们要在具体情况下具体使用。‘为什么要用这个词’的困惑时常浮现在我脑海里。”罗道勋说。

  “有一次,我和老师在讨论导游应该考虑到游客的感受时,我说:‘我们要照顾他的感觉。’老师看了我一眼说:‘高山,你应该说照顾他的感受,虽然‘感受’和‘感觉’是近义词,但是这个搭配是不对的。’之后我去查阅了‘感觉’‘感受’的差别,认识到了要对近义词区别对待。”来自埃及的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生高山说。

  “区分近义词首先要对组成近义词的语素进行分析。如‘面临’和‘面对’这组近义词。‘临’本义是高高在上,向下俯视。这种居高临下的姿势让人联想到在上面监视下面的一切,所以‘临’有‘统治’的意思,从而引申为从位尊者到位卑者处也称做‘临’,以此表示敬意,如‘光临’‘莅临’。另外,从高处向下俯视都是临近边缘,所以‘临’又有‘临近’的意思,如‘临水’‘临河’,这个意义进一步引申可以构成‘临街’‘临近’,还可以构成‘临走’‘临时’‘临死’等。当临近的不是物而是事情时,‘临’就有了‘面对’的意思。而站在高处向下看是有一些危险的,所以发展到现代汉语,它的宾语常常是‘困难、危险、死亡、困境、压力’等一些具有负面意义的词语。‘对’是相互应答、两两相对的意思,所以侧重的是‘面对’的意思。其次要对近义词内部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如‘说明’和‘解释’这组近义词。‘说明’是一个动补结构,‘说’的结果是‘明’;‘解释’是并列结构,‘解’和‘释’都是动词,意思相近。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会明白‘这个问题老师给我们说明清楚了’这样的句子的错误之处,就是一个动词后面不能同时带有两个补语‘明’和‘清楚’。”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副教授杨雪梅举例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唐兴全认为,汉语学习者在汉语四声使用上常见的错误可以用“一声不够高,二声上不去,三声拐不了,四声下不来,轻声总跳槽”来概括。我们在已建成的各个中介语语料库中发现,近义词的混淆是来华留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偏误类型。这也和部分汉语教师在讲解近义词时偏重抽象分析,用例区分度小有关。“对症下药”破解汉语学习难点,要建立在汉语教师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和对学习者母语背景的了解之上。

  声调、近义词既是汉语学习的难点,也是掌握汉语的重点。声调准确了,近义词搞懂了,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相关热词搜索:词义 声调 难点

首页  |  协会简介  |  资格考试  |  新闻资讯  |  海外招聘  |  出国留学  |  就业案例  |  常见问答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河南正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371-55626489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37号银丰商务大厦A座508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