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日,圣玛丽亚马格德琳学院十二年级学汉语的学生们放学后并没立刻回家,因为他们还有一节特殊的汉语课,这节汉语课的上课地点不是在学校的教室里,而是在学校附近的中餐馆。这节汉语课的主要内容是:在中国餐馆点餐。在上课以前,学校的汉语老师就把餐馆的英文菜单发给了学生,让他们在家里用字典把菜单上的菜名和菜的原材料的名称都搞清楚,并选出自己喜欢吃的菜,标出拼音并且掌握它们的读音。还要将以前在课堂上学过的在餐馆就餐用的日常用语进行复习,比如:“你好!我们有四位”;“我要吃(点)…”;“请给我拿杯水。”等,凡是在餐馆里用得到的都要会用汉语表达。这节课要求学生不说英语只用汉语进行交流,并且都要用筷子吃饭。

到了餐馆,学生们用尚不流利的汉语和服务员进行交流,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点到了自己想吃的中国菜。比如:香酥鸭、蜜椒牛肉、蛋炒饭等。当学生们就餐结束后,汉语老师让每一个学生说出:哪个中国菜是最喜欢的?哪个是不喜欢的?今天的感受是什么?并且留下作业:给自己的朋友写一封电子邮件,告诉他今天的活动或者向他介绍自己爱吃的中国菜。

一堂完整有趣的汉语课结束了,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有关中国菜、中国餐馆就餐的语言,更让学生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直接体验到中国的饮食文化,这对他们学好汉语,加深对中国的了解有很大的帮助。